奶汤面
每天早上,在邛崃大街小巷的面馆里,总会看到这样一幕:面锅里热气腾腾,灶上师傅握着一双打筷子,忙着下面,时而舀汤,时而配料;房外店堂不时传来喊面声:“二两炖鸡”“一两三鲜”……
奶汤面的得名由来已久。上个世纪40年代,“艾麻子奶汤面”创始人艾春庭在以前的三医院附近,落“根”开了一家“艾记春庭面馆”。根据顾客口味,艾春庭不断进行调制和改善。为做出浓香扑鼻的汤汁,他买来原料,精心熬制,使汤色微黄似奶,味道鲜美,吃者对此赞誉颇高,就依其汤色称之为“奶汤面”。“艾麻子奶汤面”早在1956年就被轻工部评为全国名小吃,并载入《中国食品大全》。
奶汤面的“汤”当然是其他面馆无可比拟的。用新鲜猪骨、猪蹄、香肘、鸡炖成香味浓郁的奶汤,将其盛入碗内,配以佐料,加入煮熟的水叶面即成。水叶面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熟得快。面馆的面一般都采用即买即用,从不隔夜,下锅面不到两分钟就可食用,满足了消费者随叫随到的要求。再佐以青海椒或“钵钵鸡”,爽口刺激,彰显了奶汤面的别具一格。
奶汤面不仅是邛崃市民传统的早餐,如今,更衍生成宵夜美食。